鼻息肉是由于体积逐渐增大和重力,息肉常脱垂于总鼻道内。持续性鼻塞是鼻息肉主要临床特征,而极明显的复发倾向和与多种呼吸道炎症疾病的密切关系又使其成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发病多在中年以上,男性多于女性,除囊性纤维化病外,幼儿极少发生。
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咽纤维血管瘤:原发于鼻咽部,基底广,偏于一侧,不能移动。表面可见血管,色红,触之较硬,易出血,有鼻塞、鼻出血史,多见于男性青少年。
2、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外形如多发性鼻息肉,表面粗糙不平,色灰白或淡红。多发生于一侧鼻腔,手术时易出血,并可恶变。
3、鼻腔恶性肿瘤:凡单侧进行性鼻塞,反复少量鼻出血或有血性脓涕且臭,外鼻变形、面部麻木、剧烈偏头痛、一侧鼻腔内有新生物等临床表现时,必须施行活检,明确诊断。
4、颌窦后鼻孔息肉:原发于上颌窦,然后以细长茎蒂经自然孔突出向后滑向后鼻孔,并可突入鼻咽部。病因不明,有认为系上颌窦窦壁囊肿增大所致。病理发现组织内有较多粘液泡或大的囊肿,仅有少量浆细胞浸润。术后一般不易复发。
5.、鼻内脑膜-脑膨出:发生于新生儿或幼儿。肿块多位于鼻腔顶部、嗅裂或鼻中隔的后上部。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有弹性,不能移动,为单一肿物,无蒂。本病少见,如有可疑,可作颅骨CT检查,以助诊断。不可冒然活检,因易产生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
根据病史、症状及检查,诊断并不困难。鼻息肉分为单发型和多发型,前者只有一体部和细长根蒂,鼻内其他部位粘膜大都正常,术后不易复发,临床诊断为鼻息肉。多发型者常可见数个息肉体部,根蒂不清,鼻粘膜广泛水肿增生,并波及鼻窦粘膜,增生性水肿肥厚,并发增生性鼻窦病,诊断为鼻息肉。此型术后复发率早年可高达40%以上,病人多有2~3次以上鼻息肉手术史,并常伴有支气管哮喘。鼻窦X线摄片、CT扫描等对判断病变范围有重要意义。
深圳专家提醒:鼻息肉的症状和其它鼻部疾病症状极为类似,患者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很难分辨是否是鼻息肉,可找专业医生确诊。鼻息肉危害比较大,会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类似症状,一定要到专业的耳鼻喉医院进行检查治疗。